金沙1991ccAPP - 1991金沙cc官方

1991金沙cc官方

集团主导编制的《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报告》正式发布

2022-12-08
          为更全面展示南京市地下空间“十三五”发展情况及取得成效,进一步提高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,在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,由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、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、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共同组织,1991金沙cc官方主导编制的《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报告》公共版正式发布。
          “十三五”以来,南京市成立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导小组,出台了《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》等政府规章,在地下空间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,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。在《中国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》2019版、2020版、2021版中南京市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排名第三。
 

 
         《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报告》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。基于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历程和现状,回顾总结了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时空建设规模、发展态势,梳理了地下空间全行业发展情况,评价了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特色和亮点,展望了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方向。
 
总体建设情况
          截至2020年底,南京市地下空间建设总规模达到7190万平方米,人均地下空间规模为7.72平方米,多项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。近年地下空间建设速度趋于稳定,在满足空间“增量”需求的同时,更加关注空间“质量”需求。
 

○ 2015年前数据来源于《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(2015~2030)》
2016年后为逐年普查核准后数据
 
          在竖向开发方面,近年来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普遍至地下二层,部分项目进行更深层地下空间的利用,例如:德基广场二期地下五层(地下20米);江北核心区地下城为地下7层(地下48米)。
 
片区建设情况
《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(2015~2030)》明确“四城、十一片、多点”的多中心、网络化总体结构,构建了“主城+副城+新城+新市镇“的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。
 
1中心城区建设情况
鼓楼、玄武、秦淮、建邺、雨花台和栖霞六区地下空间开发总量为4,634万m2,占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的64.5%。
 

○ 图片来源:《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(2015~2030)》
 
2重点地区规划建设情况
          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开发总量为140万平方米,开发密度约40%,分布均衡,地下空间利用形式以建筑物地下室为主,主导功能以地下停车为主,占68%;地下交通设施约占12%;商业设施占16%;其他设施占4%。
         河西新城核心区位于南京主城西南,是市级商业中心、文化体育功能健全的新城区。地下空间开发整体形成以江东路为骨,向两侧延伸的鱼骨状结构。
         江北新区核心区地下空间规模约为148万平方米,最深处直抵地下7层48米,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将在江北新主城规划48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,将有4条地铁线将在地下空间部分交汇。
         南部新城大校场机场片区是地下空间一级重点开发地区,目前主要以轨道交通、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。片区内规划轨道线路5条,交通站10处,现状管廊17.8km,规划共计21.0km。
 
三、地下功能设施建设
 
1轨道交通设施建设
          截至2020年底,南京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10条线路,包括5条城区线,5条郊区线,总里程约378km;老城、主城、中心城区轨道线网密度分别达1.36、0.90、0.62km/km2。老城区轨道站点600m半径覆盖率达75%,主城区轨道站点800m半径覆盖率达70%。运营里程数位居全国第五,线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三,是全国第一个所有下辖区均开通地铁的城市。
 
 
2地下道路设施建设
          截至2020年底,南京市道路隧道达46座,总长度约为55.5公里,包括过江隧道、越湖隧道、穿山隧道等。隧道建设年增长量的波动较大,总体呈稳定增长趋势。

 
3地下停车(机动车)设施建设
         截至2020年底,根据现有普查数据,南京市地下停车设施建设规模为4592.25万m2,共提供地下机动车停车泊位108.84万个。

 
4地下市政设施
      南京市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给水、污水、再生水、雨水、电力、通信、燃气、路灯8类管线,建设方式主要以的直埋、保护管及管沟敷设为主。随着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新城区地下管线基本能在规划指导下,按约定管位实施,建设有序,符合“规划先行”的要求。
      2012年,南京市开始建设综合管廊,截至2020年底,南京市已建成综合管廊81公里,已投入运营为28公里,点线面相结合的“干线管廊为支架、片区管廊为主体、重要节点管廊为补充”的综合管廊体系初见雏形。同时,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,也切实确保了综合管廊快速有序建设和正常稳定运行。

 
5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
      南京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地下商业服务设施(商业、服务功能)、地下文化体育设施(文化、娱乐和体育功能)、地下医疗卫生设施(医疗、实验、放射等功能)三大类。

 
6自建式人防工程建设
          南京市创新地结合老城区绿地、广场、学校操场及地铁换乘中心等多类功能设施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。平时以地下停车功能为主,不仅提高了城市综合防护能力,同时减轻了老城区停车交通压力,实现了地面功能、停车功能与防护功能复合发展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利用理念。
          截至2020年底,南京市人防办自建人防工程总量达到了48万平方米,共可提供停车泊位7032个,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。

 
发展特色及发展评价
      总体来看,南京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正由“量的积累”转向“质的规范”,综合管理体系不断优化,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持续完善,地下空间信息普查基本完成,各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有序推进,形成了地下空间发展的六大特色,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,也面临发展的挑战。
 
1发展特色
 
 
2发展潜力


          以上为《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报告》部分摘录。《发展报告》完整成果还详细地梳理了近年来南京市地质调查工作进展与成效,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及设计的重点与亮点,地下空间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建设进展,施工建设中新方法、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仪器的应用情况,智慧化地下空间运行维护系统及平台建设,地下空间安全应急保障措施,产学研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人才储备。《发展报告》的编制是南京市的首次尝试,可以加强公众、行业从业人员对地下空间的关注,更深入、更全面地了解南京市地下空间的建设成效和行业态势,掌握南京市地下空间各领域、各行业发展的亮点。
 
         近年来,苏交科集团在地下空间领域持续创新突破,关注地下空间前期方案、工程设计、建设实施及运维的全过程,具备整合统筹地上与地下、交通以及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优势能力,在地下空间及人防规划、地下空间概念方案、管理与政策咨询、隧道与综合管廊设计、地下工程运维安全以及科技研发(课题标准)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,致力于成为主管部门地下空间领域的“智囊机构”。
 
转载自:南京人防